学术作品最新文章

联系我们

  •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衷和楼805
  • 021-65983128 021-65986232
  • fzgh@tongji.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术作品

学术作品

吴思琦、钟之阳:六部委联合发文的扩大科研自主权,都关注了啥?

发布时间:2019-10-22     浏览:218
                                                         吴思琦  钟之阳                                                                              爱科创                      9月30日

在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今天,科技与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要素。我国在此历史机遇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科研活力。为此,国家近年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政策文件。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由此可见,扩大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自主权是深化科技领域改革关键词之一。



科技部等6部门联合发文扩大科研自主权

今年7月,科技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2019〕260号)的通知。这是继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127号)之后国家在激发科研活力、提升创新绩效方面又一重磅文件,标志着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迈出了坚实一步。

文件指出,要坚持单位发展与国家使命相一致的、统一要求与分类施策相协调、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内部事务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文件从完善机构运行管理、优化科研管理、改革相关人事管理、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式等4个方面提出了14项举措,注重与近几年相关改革政策的衔接,强调政策的落实落地,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提出了改进举措。例如,科研项目的“里程碑”式管理、整合材料报送环节实现“一表多用”、依法依规制定横向经费管理办法、差旅报销“包干制”、科研急需设备耗材“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等。总之,这份文件把更多的主导权下放给高校,让科研工作者得到更多改革实惠。



科研自主权包括了哪些内容?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中提到了高校依法享有七个方面办学自主权,包括自主招生权、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权、教学自主权、开展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权、开展对境外科技文化交流自主权、人事自主权、财产管理和使用自主权等。而目前对于科研自主权的讨论和分析主要集中在经费使用、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科研管理体制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高校的科研自主权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概念,涉及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与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相关的科学研究权、财务自主权和人事自主权。

通过对近几年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也可以发现科研自主权对涵盖的相关权利也有不同角度侧重。笔者选取时间范围在2014年至2019年的相关政策文本,通过筛选最终共选择17份文件作为分析对象。这些政策文本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与高校科研管理、教育和科技资金、科研绩效、科研人才、项目评审、机构评估改革等方面密切相关;二是文本形式为改革指导意见、规范性文件、政策解读、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意见等政策及政策通知文本。通过分析,政策文本中出现的前20位高频词从高到低分别为科研、科技、项目、成果、管理、评价、人才、高校、单位、人员、转化、创新、制度、技术、部门、加强、机制、评审、工作、建立。可以看到,扩大科研自主权的政策不仅涉及与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的密切相关的环节,还涵盖了对各科研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资金与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的关系等相关规定。



政策聚焦科研自主权的哪些方面?

在我国,政策的决定与偏重在一定程度上深受政府注意力的影响,注意力代表着政府决策者对特定事务的关注程度。因此,政府注意力的差异化配置对扩大科研自主权的政策样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相关部门、地方和科研机构出台落实政策产生影响。笔者从科研环境、科研人员、科研项目、资金配置四个方面对上述文件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政府在四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配置,表现为每一份文件所对应的条形图面积组成具有相应的一致性。从时间线上看,政府政策对科研环境的注意力配置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对于科研人员也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尤其是在分配政策(05)、职称改革(06)、奖励制度(08)和人才评价(13)的政策中,均投入了超过40%的注意力;关于科研项目和资金配置的细则,其注意力表现在文本中呈略有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有二:首先,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过程、评价、结题等一系列的环节,同资金配置中预算的编制、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的分配与使用,均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因此在现在又扩大科研自主权政策中,对于项目和资金的直接表述不多;其次,此趋势体现出政府在扩大科研自主权的过程中,力求“简政放权”,更为注重对科研环境的改善,对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与激励。


总体来看,扩大科研自主权相关政策的注意力配置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扩大科研自主权的要求,目前主要侧重对科研环境的完善,以及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收益权、自主权的关注。其次,政策的注意力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一定变化,逐渐优化成更为合理的结构。例如,资金配置逐渐被下放到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与其产生多次交叉,项目成果的转移转化也对研究人员也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最后,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科研单位的政策和制度也不断出台,可以进一步把握政策文本与不同主体行为之间的规律,以便为后续政策文本的出台和实施提供科学决策参考。(作者:吴思琦,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钟之阳,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