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创新之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取得历史性成就,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但与新时代建设世界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高等学校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成果和领军人才偏少,条件能力建设仍需提升,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为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创新引领,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其中,前沿科学中心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高校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的精神而制定实施的有力举措,重点建设在国际“领跑”的前沿学科。计划在推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全面发展基础上,组建世界一流创新大团队,建设世界领先科研大平台,培育抢占制高点科技大项目,持续产出引领性原创大成果,为关键领域自主创新提供源头供给,成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支柱,推动高等学校成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力量。
截至目前,教育部共批复两批建设7家前沿科学中心。第一批是复旦大学“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于2018年3月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珠峰计划”首个前沿科学中心;第二批是来自6所“双一流”名校的前沿科学中心,于2018年9月前顺利通过了立项建设论证,它们分别是:清华大学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浙江大学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四川大学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同济大学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
高校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对于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创新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而要实现前沿科学中心提出的建设目标,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是关键环节,对于前沿科学中心的建设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要加强管理体系建设。要按照有利于实现科研领域重大突破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实施实体化运作,同时设立相关的学术委员会、行政支撑机构,合理处理好高校统筹管理、首席科学家负责建设、学术委员会指导支持、行政机构有效支撑的关系,形成有效的治理体系与治理机制。
二是要加强科研组织模式建设。要聚焦具体领域,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重大重点问题组织团队,形成有组织的科研体系;要加强团队建设,形成稳定性、体系性、持续性研究方向,争取实现从“0到1”的基础研究重大突破或者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三是要加强科教融合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高校前沿科学中心以科研为牵引,结合高校自身良好的人才培养优势,通过科教融合,有利于加强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养,既在前沿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又通过人才培养促进了优秀青年人才参与前沿科学研究,增加了前沿科学中心的活力与创造力。
四是要加强人事体制机制改革。高校前沿科学中心要在高校中开辟一个“科研特区”,实施特殊的人事体制与机制。要建立固定与流动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长聘与短聘结合的队伍建设机制,合理配置团队负责人、科研骨干、青年科研人员、博士后、研究生等人员,构建有利于吸引一流人才的人事体制机制。
五是要加强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要破除“五唯”,注重内涵式发展评价,以质量、水平、贡献、特色为考核要点;要注重长周期、多维度、过程性评价;要注重团队考核,分级考核,赋予中心首席科学家考核评价的自主权;要给予前沿科学中心特殊的职称评定体系设计与评定办法设计,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六是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建设。要鼓励前沿科学中心建立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与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研究学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合作与交流中吸引和集聚一流人才,促进协同创新。
七是要加强建立稳定支持与竞争相结合的资源聚集模式。要把前沿科学中心建设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结合“双一流”建设规划布局,有效建立稳定支持与竞争相结合的资源聚集模式,汇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团队,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以丰富的创新资源汇聚促进一流创新成果的产生。
八是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要加强前沿科学中心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克服浮躁、潜心研究的文化氛围,鼓励科研人员树立“敢为天下先”、“十年磨一剑”的创新精神,鼓励科研人员之间建立交叉融合、互相激发的合作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提高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通过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希望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在高等学校建成一批引领世界学术发展的创新高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学科,培养出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为建成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提供强大支撑。可以说,建设目标远大、使命光荣、任重道远,还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深入地推进前沿科学中心的建设。
作者:蔡三发,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跨学科双聘责任教授;王倩,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本文获得2019年度上海市软科学研究领域重点项目“前沿科学研究中心运作体制机制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1969210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