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秀娣(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简称。
本文的“SCI至上”是指SCI论文(SCI论文,即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在教育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里占据绝对支配地位。
说得更明确些,就是国内不少教育科研机构把“SCI论文”作为教育科研人员求职、晋升职称、申请基金、评奖评优等的主要甚至唯一评价指标,由此,SCI论文决定了个体发展的“命运”,有时也“绑架”了中国教育科研发展的方向。
其次,“SCI至上”妨碍了其它优秀学术成果被发现及推广。
这里想说的是,中国老一辈学者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他们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科学工作者的至高荣誉。
他们中的许多人长期奋战在祖国建设第一线,为国家教育科技和经济民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那些关注实际应用的科技论文大多数上不了SCI期刊,但这并不表示其学术水平和实际贡献不如SCI论文。
比如一篇结合中国某地复杂情形的防灾减灾论文和一篇罗列出世界先进防灾减灾技术的论文,一般情况下,后者更容易发表在SCI期刊上,但前者的难度、工作量和实际应用价值可能远高于后者。
如果因为前者没上SCI而被忽视,相信遭受损失的绝不只学者个人。
再进一步举例说,中国的桥梁科技事业创造出一个个世界奇迹,但这类工程科技案例的论文不适合发表在SCI期刊上,而应该发表在适合它的EI(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等期刊上。
客观上中国的这些工程科技成果以及其背后的科学家也正是通过EI等期刊上的国际交流,得到了世界同行由衷的认可和尊重,并且持续着中国建造的辉煌,这一事例也说明“SCI至上”逻辑与事实相悖,无科学依据。
最后,“SCI至上”会导致国家教育科研资源大量流失或浪费。
SCI期刊终究是学术论文的载体,而学术论文的价值终将取决于其内容本身的价值而非SCI期刊的情况。
然而,在“SCI至上”的评价体系里,只要贴上SCI期刊(尤其是高影响因子期刊)标签的论文俨然就是上等的学术成果。
在如此偏颇的价值观念主导下,各种荒唐举动也不足为奇:
国内某教育科研单位的负责人明确表示机构招聘“海归”人才就是用于发表SCI论文,其它什么都不用干;
还有,国内教育科研机构假借国际合作之名,向外方人员提供科研经费,其实质就是花钱买入SCI论文;
至于涉嫌SCI论文的重大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事件也为数不少,在医疗学界,代笔、买卖SCI论文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而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在中国SCI论文数量跃增的同时,大量的国家教育科研经费付诸东流;更严重的是,纯粹追求SCI论文数量,严重侵占了教师教书育人、医生看病救人的时间和精力。
“SCI至上”导致畸形的SCI论文“大生产”,最终损耗的是国家教育科研资源。
当前在教育部清理“四唯”专项行动的指导下,学术评价中的“SCI至上”局面必将扭转。
不客气地说,“SCI至上”是教育科研管理与评价急功近利的产物。
“SCI至上”的根本原因就在于SCI 评价体系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对所有学科论文给出定量数据的评价工具。
就因为SCI评价工具能拿出定量数据,于是乎目前国内各种学术评价几乎都与SCI评价数据挂钩,这自然也使SCI论文成了香饽饽。
事实上管理者和专业人士也清楚其中的不合理,但出于行政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需要,也就将错就错了。
希望SCI期刊更多回归学术成果展现、交流功能,SCI工具更多回归论文检索、分析等科学计量功能。
本文呼吁改变学术评价中的“SCI至上”问题,绝非简单否认SCI论文的价值。
不可否认,撰写与发表SCI论文开阔了中国学者的眼界,既展现了自身才华,也了解了国际现状,为此,把它视为中国教育科技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毫不为过。
摒弃“SCI至上”,正是为了使关于科学技术发现发明、有实质贡献的SCI论文受到重视,同时为了各种类型的优秀学术成果同台合作与竞争,以期为国家教育科技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学评价指标研究”(编号BIAI60125)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