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作品最新文章

联系我们

  •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衷和楼805
  • 021-65983128 021-65986232
  • fzgh@tongji.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术作品

学术作品

张端鸿:包容性发展是打造良好学术生态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9-03-19     浏览:143

QQ截图20190319160611.jpg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这句话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热议,打造良好学术科研生态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真正破题求解?

    笔者认为,打造良好学术生态的关键是推动教育和科技工作走向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是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率先提出来的发展理念,“包容性”本身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观念之一。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从以GDP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更加关注人民生活的实质性改善,保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学术科研方面来说,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从以学术指标为本转向以学生和学者为本,更加关注学生和学者的学术体验,学者与学者,学者与院校系所,学者与社会能够和谐相处。

    包容性学术发展的对立面是排斥性学术发展。学术发展呈现出一种为指标进步而激烈竞争的态势,行政逻辑排斥学术逻辑,发达地区院校排斥欠发达地区院校,研究型大学排斥教学型大学,强势学科和专业排斥弱势学科和专业,“帽子”人才排斥“非帽子”人才,海归人才排斥本土人才,少数指标学术活动排斥多数常规学术活动的格局。国家先后推出高等教育“管办评”、“放管服”、“破四维”等系列改革已经在破解学术科研的排斥性发展,重塑其包容性发展方面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尽管中央三令五申,针对性的政策也不可为不得力,但现实当中地方和高校始终在博弈的“囚徒困境”当中不能自拔,唯恐自己率先“破四唯”而兄弟院校不破,便很快被激烈的竞争甩下。

    笔者认为,重塑包容性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需要回归学术常识、回归学术本分、回归学术初心、回归学术梦想,始终将以师生为本的学术逻辑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重新设计评价体系和评价导向。高等学校必须意识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是包容性学术发展。如果打着“双一流”建设的旗号,行政系统盲目提高学术标准,大规模组织师资队伍“换血”,对外组织“帽子”人才争夺战,对内推行薪酬双轨制,就很容易导致高校改革与发展远离师生的实际需求,继续在功利性的“战车”上飞奔,从而导致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改革陷入空转的境地。

    重塑包容性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系统的学术管理流程再造。首先是外部宏观评价的“指挥棒”要从功利当中走出来。其次,高校行政系统必须从排斥性的指标竞争思维中跳出来,优先考虑如何才能使学者不必以生计为主而奔波忙碌,如何才能让学者不必为了“工分”而将精力和时间安排“碎片化”,如何才能保证学者不必因过于庞杂的琐碎事务而无所适从。人事管理部门应当坚决从以数论文、数项目、数成果为主导的评价中退出,学者的职称和职务晋升应当以基层学术组织和外部学术同行的评价作为主要依据。教学管理部门应当从频繁的教学改革和运作教学成果奖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将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发展作为优先级别最高的业务领域。科研管理部门不应再将争取科研项目、科研获奖、激励教师发表所谓“高等级”期刊作为自己的核心使命,始终致力于为学者提供最优良的学术信息和学术服务。

    学者需要闲暇和安静。学者的诉求其实很简单,教育的规律也很简单,师生所需要的只是一张安静的书桌,一份从教为学的从容和保障,着急上火、奔波劳碌出不了真正有分量的成果。大批安静、从容的学者融入全球学术圈,才能人才竞现、成果泉涌。国家层面的“管办评”、“放管服”、“破四维”等领域的改革已经为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提供了制度框架和政策导向。如果宏观评价体系还是容易导致高校陷于功利而无法自拔,那就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如果高校始终还是不能确保学者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教学、科研、师生互动、学术交往等事务上,那就需要从头开始,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对学校学术业务进行系统的流程再造。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作者 | 张端鸿(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