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作品最新文章

联系我们

  •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衷和楼805
  • 021-65983128 021-65986232
  • fzgh@tongji.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术作品

学术作品

蔡三发: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

发布时间:2021-09-12     浏览:1024

学科评价一向深受各方关注,然而社会大众一般只关心学科的排名与位次,其结果主要表征学科在具体评价指标体系下既往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强弱,存在着“唯排名”的弊端。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动态分析我国高校学科尤其是一流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科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亟待建立

  目前,学科评价主要有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同行评议、典型案例研究等一些成熟的方法,学科评价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当前学科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多聚焦于学科水平评价,缺少学科的发展评价。许多学科评价的指标设计均侧重于“科研产出(尤其是论文发表)”“国际化”“学生评价”和“外部研究经费”等方面,而对“可持续发展度”相关指标并未给予关注。

  学科可持续发展度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调整与优化学科自身结构、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一系列措施,不断促进学科的创新和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系列能力。通过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改进和提升为目标,可以助力学科尤其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科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是偏重于学科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开展此项评价对于学科创新与学科发展意义重大。

探索构建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以准确反映学科具有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和能力为目标,能够全面涵盖学科的历史积累、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特征。通过相关文献梳理、专家访谈和德尔菲法,并且结合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具体实际,可以探索构建出包含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支撑条件四个一级指标的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是学术队伍可持续发展度。学术队伍是学科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学科可持续发展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学术团队构成可持续性情况的影响。良好的学术梯队应该是具有良好协同合作能力的学科团队,其中必须有顶尖的学科带头人举旗定向、宏观统筹,同时有大批中青年学术核心骨干协同共进、形成团队合力,通过建设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性别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促进优秀青年学科人才持续涌现,形成顺畅的学术共同体运作机制,可以使得学科保持持久的活力,保障学科得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其次是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度。人才培养与学科可持续发展度密切相关。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一个重要职能,也是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良好的学科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生态工程,它包括完善的培养方案、优化的课程结构、前沿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的完备性和培养方案、培养方式、培养路径的有效性等,都是有力支撑学科人才培养和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关键参量。除此之外,人才培养还需要完善的培养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保障,通过内部或外部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再次是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度。科学研究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来源,学科研究方向的主流性、前沿性、交叉性共同决定了学科发展的高度和未来。学科交叉融合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新的交流合作形式,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人才和资源的交流,开创协同创新的新局面,发现跨学科研究的新方向,提高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度。

  最后是支撑条件可持续发展度。学科发展的支撑条件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基础。学科发展的支撑条件包括管理机制、科研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管理机制是学科发展的环境和土壤,纵观国际上的一流学科都是在强有力的良性管理机制下形成和发展的,学科管理机制需要不断优化、完善,才能成为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支撑。科研平台是人才、资金、项目等的全面整合,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度的基础资源。同时,学科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息息相关,高等教育已经将国际维度融入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职能的全过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可持续发展度评价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

  通过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测度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情况,可以根据相关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和改进,进一步提高具体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度,促进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凝练具有前沿引领性的学科发展方向。在深入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走向,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区域服务需求与学科自身研究基础条件,以解决重大重点问题为导向,聚焦前沿热点领域,形成相对稳定、成体系、可持续的学科研究方向,最终实现学科创新引领与特色发展。

  第二,加强学科科研平台与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力度。在保障人、财、物等相关资源投入,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等外部支撑条件的同时,重视学科科研平台的内涵建设,拓展学科科研平台在知识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与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功能,探索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学科科研平台的实力和水平,实现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三,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一方面,通过主题活动开展、团队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增进团队成员间的相互熟悉与信任,培养团队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与团队认同感,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构建追求卓越的学术共同体。另一方面,从顶层设计出发,优化团队组织结构,完善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等管理模式,以达到学科团队的合理组建、学科团队协同效能的增强。

  第四,强化学科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健全产学研合作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学科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正视社会服务使命,主动承担社会服务职责,依托学科本身优势资源,打造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模式。其次,健全学科社会服务以及产学研合作相关法律法规,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抓手,加强宣传引导,协调产研学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为学科社会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深化学科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扩大学科的合作与开放度。学科建设要坚持走国际化发展路线,为师生搭建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加强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等权威学术机构之间的长期稳定合作,通过创建国际合作研发基地、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双向交流途径,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学科国际合作能力。

  第六,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科研究生质量。在招生录取方面,根据不同学科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考察方式优化招生体系,择优遴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培养模式方面,完善导师制度,通过问责与激励机制督促导师履职,加大科教融合培养,以高水平科研促进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同时,大力推动研究生课程建设;在培养质量评估方面,通过学科自评、社会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对研究生学习成绩、科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形成有效反馈。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一般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BIA1902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链接:http://www.cssn.cn/index/index_focus/202104/t20210406_53240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