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硕导
联系电话:021-65981801
联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衷和楼
个人简介
李玲玲,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同济大学中外教育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里瑟琦智库)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东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担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所所长助理。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挂职,负责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工作。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在杨浦区教育局挂职副局长。主要从事中外教育比较、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高等教育评估与管理相关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3项。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代表成果
A. 学术专著
李玲玲 《高校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
B.学术论文
l李玲玲,梁晶晶,许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机理及优化机制,《教育发展研究》2024年底7期。【CSSCI】
l许洋,李玲玲:“求人”还是“求己”——学术型硕士生应对导学疏离的理路分析,《研究生教育研究》2024年底6期。【CSSCI】
l宋武全,李梦媛,李玲玲:日本如何进行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于超级科学高中计划的实践考察,《全球教育展望》2024年底6期。【CSSCI】
l李玲玲,李梦媛:日本超级科学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经验与启示,《人民教育》2024年第2期。【北大核心】
l李玲玲,康校博,白玉,等:以色列跨学科科技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基于特拉维夫大学“高科技数字科学学士学位”的考察,《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CSSCI】
l李玲玲,王晓嘟:科技人才早期培养:美国科技高中的经验与启示,《基础教育》2023年第6期。【CSSCI扩】
l李玲玲,许洋:“形分”而“神聚”:高校分类体系内在结构关联之重铸,《教育发展研究》2023年第19期。【CSSCI】
l李玲玲:普通高中依托高校办学:实践经验、现实挑战与政策导向——以上海市A区为例,《教育科学》2023年第7期。【CSSCI】
l李玲玲,许洋,康校博:实践视域下英国T-level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比较教育学报》2023年第6期。【CSSCI扩】
l李玲玲,康校博:英国如何加强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基于盖茨比基准的考察,《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5期。【北大核心】
l李玲玲,许洋:靠个人还是靠学校——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机制再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第23期。【CSSCI】
l李玲玲,许洋:导师—研究生对话共同体的本质逻辑与生成机理探究,《江苏高教》2021年第6期。【CSSCI】
l李玲玲,许洋,宁斌:美国加强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的动因与策略,《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CSSCI】
l张照旭,蔡三发,李玲玲:“减负·提质·增效:日本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改革路向”,《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6期。【CSSCI】
l张照旭,李玲玲:“世界一流大学制度体系:内涵、特征与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CSSCI】
l张照旭,李玲玲,蔡三发:“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多维行动路径——基于‘全球顶尖大学计划’A类大学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CSSCI】
l李玲玲,王舒琦:“回顾与展望:英国GCSE考试制度改革三十年”,《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0期。【CSSCI扩】
l李玲玲,王舒琦:“英国 A-level 考试制度: 实践模式、发展困境及改革路向”,《外国教育研究》2019年第7期。【CSSCI】
l张照旭,李玲玲:“日本AO入学考试制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外国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CSSCI】
l李玲玲,王舒琦:“‘ 放管服’视阈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年第11期。【CSSCI扩】
l李玲玲,蔡三发:“基于章程文本分析的高校治理问题研究——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例”,《高教探索》2018年第8期。【CSSCI】
l李玲玲,蔡三发:“建设支撑一流大学成长的章程制度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17期。【CSSCI】
l李玲玲,张照旭:“新生体验计划:美国促进大学新生过渡及成功的策略”,《比较教育研究》2018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8年第12期全文转载。【CSSCI】
l李玲玲,王舒琦:“基于创新驱动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2018年6月。【会议论文】
l李玲玲,张照旭:“双重注册课程: 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比较教育研究》2017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期全文转载。【CSSCI】
l李家新,李玲玲:“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形势、机遇与策略”,《教育探索》2017年第3期。【北大核心】
l李家新,李玲玲:“独立学院“转设”民办高校:形势、现状与前景”,《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第4期。【CSSCI扩】
l李玲玲:“进阶先修课程: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CSSCI】
l史秋衡,李玲玲.:“大学章程的使命在于提高内生发展质量”,《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CSSCI】
l李玲玲:“学院高中课程: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外国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CSSCI】
l李玲玲,武毅英:“我国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再认识”,《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第9期。【CSSCI】
l李玲玲:“我国台湾‘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计划’实施策略探析”,《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9期。【北大核心】
l李玲玲:“国际证书课程: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外国教育研究》2013年第11期,【CSSCI】
l李玲玲:“中美高职教育与地方互动关系的比较分析——基于实践教学的视角”,《高校教育管理》2013年第6期。【CSSCI】
l王璞,李玲玲:“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东南学术》2013年第4期。【CSSCI】
l王璞,李玲玲:“技术准备计划: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CSSCI】
l乔连全,李玲玲:“中美比较:中学与大学衔接断裂的原因及对策”,《江苏高教》2011年第9期。【CSSCI】
C. 主要科研项目
l李玲玲主持:《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中发展研究》,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教育政策专项。
l李玲玲主持:《高校内部治理数智化法律风险规制研究》,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l李玲玲主持:《上海高中高校协同育人优化路径研究》,上海市高校智库内涵项目。
l李玲玲主持:《高校协同创新的协同效应及其优化路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l李玲玲主持:《研究生导师退出机制研究》,同济大学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
l李玲玲主持:《研究型大学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l李玲玲主持:《中学与中学后教育衔接育人策略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l李玲玲主持:《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l重点参与:《高等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研究》,教育部、人社部委托项目。
l重点参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办法研究》,教育部、人社部委托。
l重点参与:《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调研》,教育部委托项目。
l重点参与:《战略科学家发现和培养机制研究》,教育部委托项目。
获奖情况
l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同济大学,2021年。
l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同济大学,2018年。
l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同济大学,2017年。
l福建省研究生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福建省教育厅,2015年。
l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
l厦门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厦门市人民政府,2013年。
出国经历
l2019年7月,赴英国边山大学访问
l2018年7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访问
l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美国东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
讲授课程
l主讲专业学位课:高等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l主讲全校公选课:生涯发展与衔接教育(校本科生)
l曾主讲全校辅修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大学建设导论(校研究生)
l参与课程: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力(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人才培养
l指导学术型硕士生名单
年级 | 姓名 | 性别 | 毕业去向 | 获奖情况 |
2017级 | 王舒琦 | 女 | 复旦大学读博 | 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2018级 | 蒋笑函 | 女 | 同济大学法学院 | |
2019级 | 许洋 | 男 | 厦门大学读博 | 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潘丽萍 | 女 | 北海市教育局 | ||
2020级 | 康校博 | 男 | 曹杨职业技术学校 | 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
赵启晶 | 女 | 济南市教育局 | ||
2021级 | 王胜 | 男 | 在读 | |
2022级 | 王晓嘟 | 女 | 在读 | |
李梦媛 | 女 | 在读 | ||
2023级 | 梁晶晶 | 女 | 在读 |
l指导专业型硕士生名单
年级 | 姓名 | 性别 | 当前状态 | 获奖情况 |
2016级 | 周游 | 女 | 毕业 | |
2017级 | 毕晓娇 | 女 | 毕业 | 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
刘芳敏 | 女 | 毕业 | 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
2018级 | 盛杰 | 女 | 毕业 | |
张琪 | 女 | 毕业 | ||
2019级 | 俞华倩 | 女 | 毕业 | |
夏佳怡 | 女 | 毕业 | ||
2020级 | 陆沁 | 女 | 毕业 | 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
萧靓 | 女 | 毕业 | ||
2021级 | 毕波 | 男 | 在读 | 同济大学优秀研究生、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
2022级 | 孔祥坤 | 男 | 在读 | |
黄诗颖 | 女 | 在读 |
荣誉称号
l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学术型),同济大学,2020年。
l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专业型),同济大学,2020年。
l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学术型),同济大学,2022年。